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关于发布2021年“揭榜挂帅”项目榜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重要工作部署,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用市场竞争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采取“揭榜挂帅”形式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解决区域内科技创新方面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有待突破的问题。根据相关工作安排,现发布重庆高新区2021年“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内涵定位和榜单设置
“揭榜挂帅”项目重点聚焦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中重点领域共性技术难题,以及企业提出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或科研需求。由高新区科创局筛选凝练后集中向社会“张榜”,符合条件的各类创新主体均可揭榜攻关。本批榜单主要涉及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能源、高端智能装备四个领域。
二、榜单任务
项目一:任意曲面微透镜阵列芯片设计加工
需求目标:包括任意曲面微透镜阵列芯片设计、加工及技术报告编制,具体如下:
1.完成微透镜阵列芯片光学设计及设计报告编制;
2.根据微透镜光学设计结果,在2英寸GaP/InP晶圆片上,完成微透镜阵列芯片制作;
3.完成微透镜工艺实验及加工总结报告编制;
4.完成微透镜阵列芯片几何参数检测及光学性能测试,并完成测试总结报告编制。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万元。
项目二:高隔离电压小体积光电耦合器研制
需求目标:本项目六种结构,采用微组装工艺将发光二极管芯片、光敏晶体管芯片组装在内引线上,外引线表面镀铅锡,外部以环氧树脂材质封装。
SO16,引线间距1.27,反射
SO4,引线间距1.27,对射
DIP8,引线间距2.54,对射
SO4,引线间距2.54,对射
DIP8,引线间距2.54,对射
SO5,引线间距1.27,反射
项目需制作用于产品生产的引线支架,铜合金基材,表层镀金。在发射、接收两部分内引线上粘片,固化后进行芯片与焊盘的键合。需实现发射与接收间的光通路。以黑色环氧树脂注塑。外引线镀锡后对塑封器件进行切筋、整形、标识及放静电包装。
隔离电阻:≥1010Ω
隔离电容:≤20 pF(全工作温度)
正向电压: ≤2.5V(全工作温度)
反向电流:≤10μA(全工作温度)
电流传输比:80%-600%(全工作温度)
贮存温度:-65℃-150℃
工作温度:-55℃-125℃
潮湿敏感度:达到三级。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800万元。
项目三:大阵列高密度Cu-Cu异质键合设计加工技术
需求目标:针对大阵列小像元InGaAs焦平面阵列芯片倒装互连集成结构的需求,开展大阵列高密度Cu-Cu金属阵列结构设计、高均匀性工艺制备和高可靠性Cu-Cu异质键合工艺技术研究,形成大面阵InGaAs焦平面键合集成工艺技术规范。具体如下:
1.研究低应力Cu-Cu键合结构,在像元接触电阻和寄生电容方面作优化设计;
2.对比研究蒸发、溅射、电镀工艺制备的Cu凸点均匀性和金属应力分布情况,完善并优化工艺技术,得到低应力、高均匀性的Cu凸点阵列工艺制备技术;
3.研究不同键合条件下Cu-Cu界面态、高精度对准的低应力键合工艺技术以及键合后退火处理工艺等;
4.低应力异质键合工艺技术研究,采用大规模Cu-Cu金属阵列结构设计,实现高均匀性工艺制备和高可靠性Cu-Cu异质倒装键合工艺技术,形成大面阵InGaAs焦平面键合集成工艺技术。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项目四: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业能耗智慧管理系统研究
需求目标:针对企业能源监测不全面,数据信息不及时,无预警、预防、预测机制,跑冒滴漏现场判断及发现滞后存在安全隐患,导致浪费较大的问题,开展能耗智慧管理系统研究。通过感知各用电单元的电流电压,学习各用电单元的时效段,形成企业能耗数据仓库,抽取出耗能模型,建立单位的能耗的立方体。从而构建数字、透明、动态的能源管理体系,达到动态监控碳排放数据、异常报警、智能分析诊断并给出最优降耗解决方案。达到以下性能:
1.保护功能。负载达额定电流时进行预警,1.2倍时才过载保护断电;
2.监测功能。可以实现能源数据远程实时传输、能源动态监测、分项分类分户计量、能耗定额和指标考核、能效分析评估、能源使用可视化管理、用能情况分析、配网运行管理、设备运行控制、节能目标预测与控制、用能优化策略和能源管理决策支持。从而可提高建筑能源管理运营素质,大大降低能源费用实现企业能源管理和节能的目标;
3.分析功能。能够提供多种能耗分析如同比、环比、排名等方式,可实现对区域能耗、具体能耗类型、设备类型能耗进行分析,分析时段可提供日分析、周分析、月分析、年分析以及任意指定时段内的数据分析;
4.优化功能。能够提供可优化的策略方案,给管理决策者主动调整建筑运行能耗的改善性措施和方向,实现建筑能源使用效率逐步优化的目的。系统提供对不同能源使用管理方案的能耗评估,不断完善最优能源使用路线;
5.采集功能。具备数据在线直接采集条件的生产线,实施指标每间隔1分钟采集一次(根据标准采集频率和企业生产要求,采集频率要求可放宽至 10 分钟或 1 小时一次,但不能低于1小时一次)的能源消耗实时数据;
6.能耗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中心各子系统的能耗进行实时性的监测、精细化的统计和分析以及智能化和动态化的管控,以实现数据中心能耗水平的科学评测和智能化管理的目标,便于运营者准确和快速地掌握数据中心详细的能耗状况,同时为不同企业之间比较各自数据中心之间的能效水平提供科学的衡量标准。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五:用电监管系统
需求目标:针对需求方电力用电监管不到位,电能无故损耗现象较多的现状,结合国家节能环保的和碳达峰的战略,需要建设一套用电监管系统,具体包括:
1.对各用电单元电压和电流数据实时采集,展示各用电单元电量趋势图。
2.画出各用电单元的拓扑图,形成整体用电的分部基础数据。
3.形成正常用电数据库。
4.实时智慧判断各用电单元的非正常用电情况,告警或直接拉闸。
5.提出可以改进的用电单元。
6.制定并实施用电改进最优方案,最终达到合理用电,节约能耗。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六:电力AI监管系统
需求目标:针对近期全国多地电力资源紧缺的问题,建立一套跟踪用电轨迹,随时掌握企业用电详情,找出无故损耗的原因,并实施最佳用电方案的系统,帮助企业节约开支,减少单位产值的能耗,实现智能用电,达到入下效果:
1.各用电单元监测数字化
2.电能数据采集智能化
3.电能管理智慧化
4.电能使用精细化
5.用电管理集约化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七:EPC模式下的装配式、智慧建造与智慧运维关键技术研究
需求目标:1.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研究
针对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以下重点研究和攻关的技术难题进行突破:公共建筑大板技术体系。主体竖向构件采用空心柱,框架梁采用叠合梁,减少或取消次梁,优化结构布置,在框架梁间直接搭设预应力空心板。形成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标准化施工的技术体系。研究预应力大板与结构梁、柱连接节点,保证施工、使用阶段连接可靠,施工便捷。研究预应力大板与现阶段现浇混凝土梁一次成型浇筑方法,施工工艺和下部支撑稳定研究。预应力大板开洞补强措施,设备开孔方法规格统一,实现深化设计表达、生产制作、安装施工等环节标准化。
2.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库开发
创建公共建筑装配式空腔柱、SP预应力空心板、叠合板、预制梁等BIM装配式构件库,为高新区后续相关装配式项目建立装配式技术体系支撑,以指导三维构件深化设计、构件拆分核查、构件隐蔽部分信息等,使装配式构件相关工艺、拆分等既满足工厂生产的需求,又满足现场的高效安装要求。
3.公共建筑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研究
针对现有EPC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常态化施工图变更、施工管理的协调难度大问题,搭建一体化的公共建筑数字化项目管理平台,可同时支持20个项目同时运行。平台整合项目施工平面布置、施工安全、施工进度、施工资源等使用情况,对项目施工周期进行统一的记录与模拟,实现EPC模式下的各参建方的信息协作,发现施工方案在技术、进度、安全、资源使用等维度的风险并进行多维度对比分析,寻求最优方案,降本增效。
4.公共建筑数字孪生运维管理平台研究
建立公共建筑数字孪生运维管理平台,将物联网、互联网、BIM技术相结合,以BIM+楼宇智能化运维为核心,聚焦建筑物公共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停车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模块,为高新区后续建筑项目提供数字孪生管控运营支撑,并结合云技术,实现项目异地的集中管控。可通过孪生数字平台实时查阅项目隐蔽工程数据、设备状况、视频监控数据、能源数据等,管控建筑实际运维,且平台响应速度小于0.1秒。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项目八:高效电解制氢装备研发与应用
需求目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展高效电解制氢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采用碱性水电解实现工业化大规模制氢,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基于氢氧原子能级跃迁的低能耗电解制氢方法
电解液中氢氧原子能级跃迁能够有效提高其活性,研究电解液反应全过程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影响其离解能的关键因素,结合电解反应物化机理,形成使电解液中氢氧原子发生有效能级跃迁的方法,减小电解液分子的离解能,进而降低电解制氢能耗;
2. 提高电解反应速率的电催化技术研究
电解制氢研究多集中在过渡金属基催化剂以及高性能质子交换膜方面,技术成熟,瓶颈问题难以克服,效率提升有限;项目创新性地开展电催化技术与电解液流体动力学研究,加快电解液中离子移动速度,增强阴极和阳极析氢析氧反应,提高氢气产量与流动速率,推动高效制氢电催化技术的产业化;
3. 高效电解制氢装备研发、测试与应用
基于低能耗高效电解制氢技术研究基础,研发新型节能高效制氢装备,开展装备质量评价和能效检测试验,并根据测试结果调试优化,降低制氢设备成本并推动其产业化;形成集绿色能源高效低成本电解制氢、安全储氢、燃料电池用氢的系统示范工程,推动国内氢能产业技术的发展。
实施周期:不超过2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800万元。
项目九:10KW/344V移动充电桩
需求目标:1.移动充电桩主要由汽油发动机、永磁电机、控制器三大件组成,发动机与电机已有,缺少控制器;
2.控制器具有反拖启动功能;
3.电机三相交流输入控制器整流后600~700V,控制器带PFC、锂电池充电功能,通过充电接口直接可以对乘用车充电,控制器根据充电功率大小自动调节发动机油门大小;
4.充电纹波电压≤300mVp-p,稳压精度 ±0.6%,控制器电源部分满载效率大于92%;
5.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温度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
实施周期:不超过1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0万元。
项目十:基于仿人智能控制的废钢抓料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需求目标:针对废钢作业流程进行研究,建立废钢抓料机系统,应用于废钢堆场智能化作业,实现废钢抓料机的自感知、自决策、自作业等功能,有效减少现场操作人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安全性,同时对于场内作业效率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也有较大促进作用。针对人员配置多,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劳动负荷重,安全隐患大;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力紧缺,招聘难度较大;堆场作业效率较低等现有痛点,研发智能废钢抓料机智能感知、自主决策、高精度控制等技术,并在中国五矿、中国宝武等钢铁基地展开应用。
实施周期:不超过2.5年。
榜单金额:不超过1050万元。
三、揭榜流程
有意向的揭榜单位应在榜单发布之日起,结合榜单具体需求及自身能力进行揭榜申报。将技术解决方案等相关纸质材料报送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
(一)揭榜单位基本要求。为全国范围内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或各类创新主体组成的联合体,须满足下列条件:
1.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科研条件和稳定的人员队伍等,有能力完成发榜方提出的任务;
2.能对发榜项目任务提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可行方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3.优先支持具有良好科研业绩基础的单位和团队,鼓励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揭榜攻关;
4.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社会诚信,近三年内无不良信用记录。
(二)揭榜书填写。项目负责人按如下流程和要求填写揭榜书,检查确认相关填报信息后提交至所在单位审核。
1.确定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应与榜单的项目名称一致;
2.项目揭榜书正文:按照相关要求填写项目揭榜书内容(附件1);
3.其他附件:产学研协议(附件2,有联合参与揭榜的,须签订产学研协议并加盖所有参与揭榜单位公章);揭榜单位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三)揭榜书提交确认。项目揭榜书实行现场提交纸质材料。牵头揭榜单位完成项目揭榜书及附件资料填写后,提交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地点:重庆高新区高新大道6号高新区管委会5号楼215室;联系人:肖婷婷;联系电话:68626739)。所有涉及项目签字和盖章的材料均提交签字盖章原件,签字签章不完整的材料将作为项目形式审查“不合格”处理,不纳入揭榜候选。一旦揭榜单位确认提交后,将不予修改、退回。
(四)揭榜定帅。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将所有项目收集汇总后,统一移交至对应需求提出单位。由需求提出单位按需确定揭榜单位。
(五)合同签订。需求提出单位与揭榜单位签订揭榜项目合同书,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内容,约定履行各自责任与义务、经费拨付方式、奖惩措施和成果归属等内容。
(六)项目补贴。合同有效期内,由揭榜单位办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登记完成后,由高新区科创局根据相应政策组织给予补贴。
四、揭榜时限
揭榜申报时间为:2021年11月1日9:00至2021年11月30日18:00。
请揭榜单位妥善安排提交工作,尽量避免集中申报,确保按时提交。
五、其他说明和要求
(一)揭榜要求。本榜单面向市内外产学研单位发布,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揭榜的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应当具有良好社会信用。需求提出单位不能同时作为揭榜单位。
(二)流程管理。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将为揭榜单位与需求提出单位在对接洽谈、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项目实施按照“里程碑”管理模式,需求提出单位对揭榜单位开展节点考核评估,并视考核情况分阶段拨付经费。
(三)诚信管理。揭榜单位、需求提出单位以及其他参与“揭榜挂帅”项目组织实施的各方面力量,须严格遵循科研诚信、科学伦理等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串通控榜、骗取财政资金等不良行为发生。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将全程跟踪和监督检查,对存在违规现象的责任主体,按照科研信用管理相关规定处理,并通报市外揭榜单位所在省市科技部门,纳入科研信用记录,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对违法违纪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六、咨询电话
(一)揭榜申报咨询
科技创新局创新规划科:肖婷婷 023-68626739
(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咨询
科技创新局成果转化科:毛弘玲 023-68493668
(三)举报监督电话:68505806
附件1: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2021年“揭榜挂帅”项目揭榜书
附件2:“揭榜挂帅”项目联合揭榜协议
重庆高新区科技创新局
2021年10月29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开信箱(本网站已支持IPv6,且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IE9以上、360极速模式等最新版本浏览器进行访问!)
主办单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1070012 ICP备案:渝ICP备19009808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2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