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魅力科学城
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2025年重庆高新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工作要点》解读

日期: 2025-04-11
字体:

一、文件背景与目标

《2025年重庆高新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消防工作要点》是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安全发展的决策部署而制定的年度工作方案。文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核心要求,提出通过完善六大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深化风险防控、提升应急能力等举措,为科学城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础。

二、核心内容与重点措施

(一)安全责任体系。文件强调党政领导干部需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通过制定职责清单、定期述职和专项培训压实责任。行业监管部门需落实“三管三必须”原则,开展季度形势研判、年度排查整治等“四个一”活动,动态厘清新兴业态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职责。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需强化主要负责人法定职责,将劳务派遣人员纳入安全管理体系,并重点加强轨道、医院、学校等场所的防灾减灾职责。此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被列为重点任务,通过配套政策支持推进镇街、社区的应急管理现代化。

(二)风险防范体系。聚焦治本攻坚与源头管控,安全生产领域需完成37项重点任务,确保重大事故隐患按期整改率100%,并通过专家进万企帮扶企业提升隐患自查能力。防灾减灾方面,计划新增应急避难场所完成率50%,推进农村危房改造,避免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建房。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则通过地下综合管廊改造、老旧管线升级和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实现燃气、供水等管线矢量化率100%。针对交通、燃气、危化品等15个重点领域,文件提出专项整治要求,例如更新老旧燃气管道3公里、实现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全覆盖等。

(三)救援救灾体系。突出预案完善与联动协同,全区将修订突发事件总体预案,要求管委会、镇街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应急演练,企业每半年开展疏散演练。应急指挥部建设方面,建立跨部门联合值守机制,落实毗邻行政区应急协作,并推动电力、燃气等重点行业专业救援队伍认定。救灾救助方面,明确预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确保倒房重建、抚慰金等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同时强化物资储备的全链条管理。

(四)法规制度体系。以严格执法和规范监管为重点,文件要求厘清行业监管与综合执法的职责边界,落实“一案双罚”“行刑衔接”机制,对重大事故隐患、企业负责人履职情况开展精准检查。自然灾害责任事件将依法调查追责,确保“四不放过”原则落实到位。

(五)社会共治体系。注重全民参与和市场协同,通过“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建设应急科普基地和消防主题公园。社会监督方面,推行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严厉打击虚假安全评价报告。市场机制上,创新“保险+防灾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灾,并对成功预警避险行为给予表彰。

(六)数字应急体系。以科技赋能提升智治水平,文件提出建立事故灾害分析模型库,推动预警和决策智能化;构建“卫星+370MHz+自组网应急通信网络,保障极端条件下的指挥通信畅通。同时,推动设备更新淘汰落后工艺,鼓励研发救援急需装备,提升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

三、核心绩效指标

文件设定了明确的核心绩效目标,生产安全领域要求较大及以上事故“零发生”,死亡人数同比下降5%;防灾减灾领域确保因灾亡人责任事件零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消防安全领域重特大火灾零发生,火灾起数和亡人数分别下降10%和5%。

四、重点任务分工

覆盖了交通、燃气、电动自行车、消防建设等领域需完成的具体任务。如:交通运输领域需完成1.5公里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货车源头治超数据接入率达50%。燃气安全领域需更新老旧燃气管道3公里,严打第三方破坏行为。危险化学品领域需完成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全覆盖,占压隐患清零。电动自行车领域需完善老旧蓄电池报废体系,充电端口配建比不低于20%。消防建设领域需推进老旧小区消防设施改造,城镇建成区消防供水全面覆盖到位。

五、实施保障

为确保目标实现,文件从责任落实、资金保障、科技赋能三方面提供支撑。通过考核巡查、挂牌督办等机制强化执行力度,预拨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并配发国债项目装备,同时以技术创新推动设备升级和应急能力提升。整体来看,该文件构建了“责任明晰、防控精准、救援高效、法治规范、社会协同、数字支撑”的全方位安全治理框架,为重庆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性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