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0700927688XM/2023-02733 | [ 发文字号 ] | 渝高新函〔2023〕38号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高新区改革发展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3-04-14 | [ 发布日期 ] | 2023-04-28 |
[ 索引号 ] | 1150010700927688XM/2023-02733 |
[ 发文字号 ] | 渝高新函〔2023〕38号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政协提案办理 |
[ 发布机构 ] | 高新区改革发展局 |
[ 成文日期 ] | 2023-04-14 |
[ 发布日期 ] | 2023-04-28 |
黎建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运动医学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重庆”建设的建议》(第0854号提案)收悉。经与市科技局、市医疗保障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生命科学的“卡脖子”技术影响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近年来,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区域格局,呈现出从东部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药明生物、联影、迈瑞、恒瑞、绿叶制药等开始向中西部渗透布局。中西部城市以更低的成本、更大的空间,在大健康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方面,体现出战略大后方的回旋优势。重庆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打造体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升级版产业体系。大健康产业涵盖医疗服务、制剂制造、医疗设备、高端耗材、IVD、健康服务、智慧康养等领域,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等高精尖产业,具有撬动高端产业发展的“强杠杆”效应。
重庆高新区是重庆向西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引擎,承载国家的科技使命、区域的经济使命和城市的人文使命,将大健康产业列为高新区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全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拥有超瞬态实验装置、凤麟核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等与产业形成关联和支撑的重大科技资源;拥有重庆市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5个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正在推进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科学城院区、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急救医疗中心)科学城院区、海吉亚医院等医疗机构建设。重庆高新区2020年以来,累计签约生命健康产业项目61个,合同投资额合计701.32亿元。其中,十亿级项目11个、百亿级项目3个,正加大产业集聚。2023年1月,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联合市体育局支持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重庆前沿骨科技术研究院积极探索实践体医融合,搭建专业的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体医保障平台,共同创建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定点医院,力争实现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为运动员健康保驾护航。重庆高度重视运动医学领域科技创新,截止目前累计拨付支持经费4000余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围绕平台搭建、产品研发、临床诊疗等领域,支持开展了运动康复系列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产品研制等工作,在骨科植入生物材料、智能化康复辅具、运动损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市运动医学领域科技创新;其中我市研发的多孔钽骨填充材料获批上市,成为首个可用于四肢非承重部位的腔隙性松质骨缺损填充的金属骨填充材料。目前,我市医保耗材目录已将锚钉、不可吸收性缝线、人工关节、内外固定材料、修补材料等部分涉及运动医学产品的耗材纳入医保报销,我市医保诊疗项目目录中已包括运动疗法项目8项,均按甲类报销。按照我市现行政策规定,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5%,在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7%,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90%;退休人员住院在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95%。为提高我市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住院待遇水平,从2022年1月1日起,居民医保一档参保人员住院在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50%,在二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70%,在一级定点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0%;二档参保人员在一档基础上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再提高5个百分点。未来,重庆市将根据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在保证医保基金总体收支平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完善我市医疗保障待遇水平。根据2020年3月出台《关于互联网医院定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渝医保办〔2020〕10号)明确:依法设立的互联网医院均可根据医疗保险的需要和条件,根据自身服务能力,自愿申请成为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并按规定提供申请材料,做好定点服务相关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继续推动我市运动医学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推进各项工作。重庆高新区将继续以智能康复设备、医疗机器人、运动医学产品为重点,适机布局生物性人造器官,构建“塔尖创新”阵列。在极具颠覆式创新的医疗器械领域,以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探索为标志, 重点发展“机器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引领的智能康复器械,聚集全球一流的极客团队,成为智能康复医疗器械的极客公园,创新创业探索的精神地标。快速跟进国内高速成长的新兴领域,优先发展技术水平高、医疗属性强的手术和康复机器人,积极布局新兴的运动医学,在全高清数字化关节镜、重建耗材和修复耗材方面实现进口替代。支持大健康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推动设立重庆高新区大健康产业基金,按照政府引导、专业化管理的方式,助力大健康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高新区已设立3支主要投向生命健康领域的子基金,注册资本共14亿元,已实际到位资金9.5亿元);重点聚焦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6家拥有运动医学产品的创新型企业,以及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等16家拥有关节、脊柱、运动医学多品类骨科植入器械注册证的企业开展招引接洽工作。充分利用西洽会、智博会等国际大平台,组织企业深度参与大健康相关专业论坛,为企业了解行业动态搭建交流平台,扩大企业之间的交集通道,促进大健康产业交流推介等。市科技局将围绕骨髓干细胞前沿技术、运动康复、重大慢病等,组织市内优势单位,积极申报“主动健康与老龄化科技应对”“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组织实施市级人口健康重点研发项目,围绕健康老龄化、智慧医疗、中医药传承创新等方面,支持开展创新药物、数字诊疗装备、康复辅具、健康建册等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市医疗保障局对未纳入医保耗材目录管理的耗材,将按照国家医保局正在起草的《基本医疗保险医用耗材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和《医保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命名规范》要求,在突出临床价值,强化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评估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医用耗材医保准入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医用耗材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耗材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此复函已经孙立东副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高新区管委会
2023年4月14日
联 系 人:卢虹丞
联系电话:023—68608918
邮政编码:4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