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综合执法局关于《重庆高新区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起草说明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1年9月,市委、市政府转发《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对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全面准确贯彻《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高新区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标对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并结合重庆高新区实际,起草了《重庆高新区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征求意见稿)”)。
二、主要内容
《规划(征求意见稿)》严格落实全国、全市相关文件精神及部署,在框架结构、内容上充分对照上级文件,提出7个方面26条内容。
1.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推动新时代普法工作
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原则”这3项内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四个坚持”工作原则,到2025年,实现高新区公民法治素养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的目标。
2.明确重点内容,把握法治宣传教育主线
包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党内法规”这6项内容。对有关工作进行了一定的细化:在专栏1“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中,提出依托“报、网、端、微、屏”媒介形成宣传声势,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建设民法典公园、广场、长廊、院馆,让民法典走进群众身边;在深入学习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提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融合发展,落实基本公共法律服务标准,结合普法宣传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推广,针对贫困弱势群体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活动。
3.聚焦重点对象,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
包括“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实践养成”“完善制度保障”这3项内容。在加强教育引导中,汇总提出以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为重点。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重点抓好“关键少数”,构建国家机关普法进校园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政府、司法机关、学校、社会、家庭“五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
4.弘扬法治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包括“统筹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扶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注重加强涉外法治文化传播速度”这4项内容。加强对法治历史遗迹和文物的保护,宣传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弘扬善良风俗、家规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内涵。立足西部法律服务高地建设,充分利用普法“智库”资源,探索高校和实务部门联合培养、境内外联合培养的运行机制。
5.深化法治实践,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包括“深入法治乡村(社区)建设”“推动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专项依法治理”这3项内容。以加强乡村(社区)依法治理为切入点,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设行动,健全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化“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网络”,大力提高社会法制化水平。
6.强化普法责任,切实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包括“在规范性文件制定、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将新技术新媒体融入新时代普法工作”这3项内容。将普法责任融入主责主业中,整合高新区普法新媒体资源,构建以“西部重庆科学城”微信公众号为核心的新媒体普法集群矩阵,形成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提升普法内容的到达量、阅读量。
7.加强组织实施,全面推动普法工作提质增效
包括“健全组织领导”“加强统筹推进”“加大保障力度”“加强考核督导”这4项内容。特别强调,要严格落实各级党政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完善全民普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建设、能力建设,强化各级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加强动态监督监察等具体要求。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开信箱(本网站已支持IPv6,且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IE9以上、360极速模式等最新版本浏览器进行访问!)
主办单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1070012 ICP备案:渝ICP备19009808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2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