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镇街
繁體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机器人 注册
镇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公告通知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关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推荐名单的公示

来源: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 发布时间:2024-01-08
打印
分享到

激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干事创业积极性,表彰先进、凝心聚力,进一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公共服务局根据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工作的通知(渝文旅发2023222号)的要求,扎实做好重庆高新区表彰评选推荐工作,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接受社会监督,现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拟推荐信息进行公示。

先进集体:重庆高新区走马镇党委(详情见附件

先进个人:廖梅(详情见附件

公示期限:202418日至2024112日。

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信函以送达日期为准)、电话、来访等形式向我单位反映。反映情况须实事求是,提供具体线索或事实依据。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重庆高新区高新大道6号5号楼247室(邮编:400039)

通信单位: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

联系电话:023-6868003213883370738

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

202418

附件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推荐对象表

集体名称

重庆高新区走马镇党委

集体性质

行政机关

集体级别

正处级

集体人数

51

集体所属行业

行政机关

集体负责人姓名

张娅菲

集体负责人职务/职级

正处级

集体所属单位


上级主管部门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

通讯地址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镇走新街5号

奖惩情况

2006年“走马镇民间故事”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走马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2010年走马镇荣获“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2023年“故事走马”宣讲队被评为“2023年重庆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2023年“走马民间故事会”被认定为“重庆市网络安全宣传品牌”

主要事迹

一、注重非遗挖掘,完善档案信息。走马镇始终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走访调查挖掘,长期组织各村(社区)文化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背街小巷,全面摸排了解民间文化、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项目基本情况,不断收集整理相关材料,为进一步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下坚实基础。目前,走马镇有走马民间故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个,有走马神歌、夯墙筑屋技艺、傅氏糍粑制作技艺、乌木雕刻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个;采集方言故事目录13195则,民间歌谣3000余首,谚语4200句,歇后语、俗语、楹联等4000余条,录制磁带600余盒,记录文字近800万字。出版内刊《走马民间故事精选》4册,共计故事200余则,35余万字。制作曲艺视频、刻录曲艺作品光盘等20余张。

二、加强阵地建设,提升传承能力。以非遗传承阵地建设为支撑点,以走马镇“走马观花”文化旅游节会、走马古镇茶馆故事会、“走马杯”讲好中国好故事曲艺展演会三大平台为载体,结合流动文化进万家服务及文化宣传要点,鼓励并支持非遗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村社,不断提升非遗文化传承能力。同时通过“走出去”,积极参加市内外各种曲艺论坛、活动、比赛,在更大的平台上提升技艺、磨炼技能。2021年走马镇选送的方言故事《陈云出川》入选第六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小品《让我看你一眼》荣获第八届重庆市戏剧曲艺大赛戏剧类三等奖,2023年走马镇民间故事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玲玲的原创故事《赵大福的新生活》获得重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讲”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稿征集二等奖,“走马民间故事会”被认定为“重庆市网络安全宣传品牌”,“故事走马”宣讲队被评为“2023年重庆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三、强化学习培训,壮大传承队伍规模。制定传承人才培训计划,邀请市区非遗专家开展传承技艺培训,积极开展拜师带徒活动,不断壮大传承队伍。近年来,组织开展走马民间故事讲述技艺、金钱板等培训班80场次,建立起一支拥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市级传承人3名,区级传承人15名的传承队伍。

四、深耕非遗发展,探索文旅融合新路。通过培育民间故事保有会、民间曲艺团、川剧玩友票会、民俗演奏团体等组织,召集300余名非遗传承人和文艺爱好者成立文艺先锋队,在走马古镇打造五大非遗体验馆,设立捏面人、皮影戏、川剧变脸、绳编、剪纸五大非遗活动,探索研学游、古镇游、文化游融合发展新思路,带动辖区社会经济上了新台阶,促进非遗保护传承进入新阶段。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推荐初审表

姓名

廖梅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1989.04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人员身份

教师

学历

大学本科

学位

证件类型

身份证

证件号码

51**************25

工作单位

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

职务

川剧教师

主要兼任职务

川剧教师

职称

一级教师

行政级别

工作单位性质

九年一贯制学校

工作单位所属行业

教育

工作单位行政区划

高新区

参加工作日期

2014年8月

从业状态

在职

个人简历

2009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同年就职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表演系。主攻闺门旦、青衣旦,在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014年就职于重庆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至今,主要从事川剧教育教学工作。

奖惩情况

2012年,在四川首届川剧青年演员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6年9月,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财政局、市教委主办的“寻找重庆乡村少年宫学校少年宫优秀典范”活动中荣获“优秀辅导员”;

2017年,荣获重庆市九龙坡区“工作突出教师”;

2018年1月,在市教委、市文化委、市文联主办的“首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2019年12月,在市教委、市文旅委、市文联主办的“重庆市第三届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2020年12月,在市教委、市文旅委、市文联主办的“重庆市第四届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2016年至2020年,指导的川剧连续4年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第最佳集体节目奖、个人节目金花奖”;

2016年至2020年,指导的川剧连续4年荣获“重庆中小学少儿戏曲小梅花一等奖”;

2023年,指导川剧节目《打饼》荣获“第六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一等奖。

主要事迹

白市驿川剧历史悠久,曾两度荣获“川剧之乡”美誉,2011年入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科学城驿都实验学校川剧教师廖梅,把对川剧文化的热爱融入到教学的一点一滴中,言传身教下播散非遗传承的星星火种。

坚守,二十年如一日守住川剧DNA

今年35岁的廖梅艺龄已经20年了,从2009年参加工作开始,她就把普及川剧艺术、传承川剧文化作为终身事业。

学戏、演戏、教戏,廖梅二十年来步履不停。2009年起,她基本上演出不断、全年无休。《白蛇传》《贵妃醉酒》《双驸马》等剧目成了年轻川剧演员廖梅的代表作。从初出茅庐到戏唱八方,廖梅一直坚守着川剧艺术。

2014年,廖梅就职于驿都实验学校。该校自2010年起打造川剧特色学校,川剧教育也成为该校的“金名片”。廖梅积极参与编印川剧教材、创编川剧剧目、成立川剧社团、与重庆市川剧院和艺术团合作培养、利用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川剧活动等,并承担全校六个年级的川剧教学任务,努力让川剧艺术“后继有人”。2016年,她被评为重庆市“乡村学校乡村少年宫优秀辅导员”,童年获评白市驿“高尚园丁”,2017年获九龙坡区“工作突出教师”称号。

传承,传川剧校园薪火

历史要传承,文化要植根,人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十年来,廖梅一直将川剧教学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培养了近百名川剧小演员和一大批热爱川剧的少年,为川剧的传承注入更丰富的时代内涵与色彩。

在驿都实验学校,川剧是每个学生必学的课程。廖梅在参与《学川剧》教材创作中,将川剧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课程,其中必修课分为川剧史话、川剧唱腔、川剧形体、川剧欣赏、川剧表演五种课型,而选修课则通过社团学习、校内外展演、走进川剧院、川剧艺术节、亲近大师等方式来进行。她还从学生中挑选“好苗子”进入校川剧队,每年创作、编排的川剧节目数不胜数,并多次代表重庆登上全国展演的舞台,让川剧之花在校园扎根。

2016年至2020年,廖梅指导的川剧节目《川剧集锦》《白鳝观景》等节目分别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最佳集体节目奖。川剧《白鳝观景》还获区“九龙电大杯”社区文化艺术节一等奖。除此之外,近年来廖梅编导的《梅花绝句》《白鳝观景》《拷红》《碧波红莲-采莲追舟》等节目参加重庆中小学少儿戏曲“小梅花”,都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指导的川剧特技节目《滚灯》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奖。

廖梅说:“做老师是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将热爱的川剧艺术融入工作是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川剧那种经历时间沉淀的美,太值得当代小孩子去了解了。”

2020年,驿都实验学校创编现代川剧《小萝卜头》,廖梅不仅作为副导演和指导老师,还出演了剧中重要角色“徐林侠”。2020年11月,《小萝卜头》在白市驿川剧院成功公演,获在场300余名观众一致好评。2021年,《小萝卜头-狱中梦蝶》荣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最佳集体节目奖。

跨越,让白市驿川剧唱响中国

二十年的川剧艺术之路,十余年的川剧教学生涯,廖梅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从一方古戏台到越来越幸福新舞台,她在坚守与传承中不断创新,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推进川剧文化自信自强。

2023年3月,廖梅指导的川剧节目《智美非遗》参加成渝双城经济圈“新智慧美育”共同体建设启动仪式演出。同月,她指导的《金山寺》选段参加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在全国总展示活动中荣获“专业示范奖”。《金山寺》选段还在亚运主题人文交流活动暨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总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23年4月,川剧节目《川剧集锦》参加首届“寻找中国好班主任”启动仪式暨“创新育人方式 培育新时代新人”论坛和中国少年先锋队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次代表大会”演出。同年,廖梅指导的川剧《打饼》获“第六届重庆市中小学戏曲小梅花展演”一等奖。

廖梅的梦想是让白市驿的川剧唱响中国、走向世界。近年来,川剧成为了濒危非遗保护名录。不止是川剧,三百多个地方剧种观众老年化倾向曾一度是业内之忧,但通过廖梅这样的年轻人的努力,川剧越来越年轻化、时尚化起来。

一字一句的教学,一个腔一个腔的指导,一手一脚的笔划,廖梅把对川剧文化的热爱融入到教学的一点一滴中。“川剧教学和传承是我会坚守一辈子的工作。”廖梅说,“我会通过我的绵薄之力,让更多的孩子爱上川剧,努力培育新一代非遗文化传承人,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