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渝快办 互动交流 招商引资 魅力科学城
当前的位置: 首页>科学城动态 > 媒体关注

《重庆日报》(7月1日)筑面向未来发展之城 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巡礼(下)

日期: 2021-07-01
字体:

西部(重庆)科学城是重庆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事关重庆全局,事关长远发展。

作为规划建设科学城的战略平台、空间载体,重庆高新区将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坚持科技、人文、生态有机统一,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新城,力争把科学城早日建成“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贡献。

聚焦未来发展 打造现代城市“新样板”

盛夏时节,走进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谷项目的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项目一期11栋楼已完工,新建部分土石方已经开挖,现场大量机械轰鸣,建设者们冒着酷暑赶抓建设赶进度……

科学谷项目是西部(重庆)科学城首批科技创新产业园,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西临科学城“城市绿心”科学公园、东接科学城“绿色主轴”66公里科学大道,依托科学城“生态翠屏”缙云山和中梁山,地理位置优越、区域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友好、发展潜力巨大。

“科学谷以成渝两地‘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部’为建设目标,协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产业、设计服务及工程技术服务业,规划布局总部经济、中试研发、孵化培育、产业及人才配套等功能区域。”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科学谷计划引入百度阿波罗、度小满、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项目,打造创新产业最集聚、创新要素最活跃、创新人才最密集、创新生态最优越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学谷项目只是重庆高新区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过程中,坚持面向未来发展“筑城”的代表项目之一。

在不久的将来,西部(重庆)科学城还将崛起科学会堂、科学大道等项目。其中,科学会堂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集科技体验、科技展览、学术交流、创新孵化、高端商务等功能于一体,将打造科学城国际交往和科技交流中心,目前项目已完成土石方平场。

“西部(重庆)科学城是‘科学’与‘城市’的融合体,是产、学、研、商、居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它以综合性科学研究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重点,以产业生成为关键,以驱动发展为目的,以优美环境为支撑,致力于打造城市创新发展的‘智核’和人们向往的宜居家园。”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未来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打造成为国际化、绿色化、智慧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新样板”,真正成为一座“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筑牢生态屏障 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走进重庆高新区西城公园,公园内鲜花怒放,绿意满眼。

西城公园位于含谷镇,毗邻高新大道、高腾大道,总面积达1400亩。公园与寨山坪山体自然衔接,以自然山水为骨架,市民可以顺着登山步道徒步至山顶,还可以在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运动。

截至目前,仅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就已建成40个公园,面积约137公顷。其中,综合公园3个,专类公园10个,社区公园12个,街头游园15个。这些公园、游园已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生态福利”。

“既要大建设,也要大保护。西部(重庆)科学城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中梁山、缙云山森林繁茂,梁滩河、大溪河、璧南河等水系发达,各类水库、山坪塘等水资源丰富,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因此,在科学城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为筑牢科学城的生态屏障,今年初,重庆高新区与北碚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江津区、璧山区共同签署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将围绕生态共建、污染共治、风险共防、政策共商、资源共享五个方面加强联动,助推科学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

日前,重庆高新区还出台了首个生态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按照规划,未来,重庆高新区将实施环境质量改善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环境风险防范工程、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标准治理、高效能监管。

“未来,科学城将着力构建‘一心一轴两屏’的生态空间格局。”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心”,就是以寨山坪为依托的城市公园,是科学城的“城市绿心”;“一轴”,就是沿科学大道,由湿地群、公园群和城中山体组成的绿色长廊,是科学城的绿色“主轴”;“两屏”,就是缙云山、中梁山生态翠屏,未来将成为科学城的“城市绿肺、市民花园”。

按照规划,到2025年,西部(重庆)科学城高品质生活宜居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抓好民生改善 提升科学城幸福指数

5月20日,重庆高新区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签订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合作办学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四川外国语大学资源优势,共同打造科学城基础教育品牌,进一步助推西部(重庆)科学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的落地,将为科学城打造‘西部教育高地引领区、教育创新发展先行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增添强劲动能,更好地服务科学城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自2020年以来,重庆高新区已投入25.1亿元,高起点高标准启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等9所学校建设。今年,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等7所学校建成投用后,将新增学位2万余个。

完善校点布局,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这只是科学城建设过程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生动注脚。

“现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小毛病在社区卫生室就能治好,不用再去大医院排队挂号了。”重庆高新区石板镇居民刘启维说。

为了居民方便就医,重庆高新区提档升级医疗设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服务能力。建立起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为基础,商业补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为补充的“三保险”“两救助”“两基金”多重医疗保障体系。

接下来,重庆高新区还将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完善公共医疗和三级诊疗服务体系,启动疾控中心等建设,通过迁建新建等方式建设三级综合医院;推进全科医学发展,促进家庭医师签约服务、互联网+医疗服务、医养融合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级诊疗服务等工作全方位融合,推进慢病防控工作全方面发展。

不仅如此,重庆高新区还着力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建设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今年,重庆高新区还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新改建一批镇街、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聚焦>>>

重庆高新区

强化党建引领 铸造“红色引擎”

“我们是科学城建设者,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们将高举党旗当先锋,创先争优共拼搏,攻坚克难勇担当,齐抓共管促建设,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管理争创一流的业绩,建设高品质工程,展现新时代风采,推动高质量发展……”

铮铮誓言,见证初心。日前,重庆市高新区开发投资建设集团党委和中铁四局集团党委在重庆科学大道项目经理部联合举行科学大道项目党建联盟启动仪式,并为党建联盟工作站揭牌。该党建联盟将通过开展“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事务共商、人才共育、制度共创、文化共兴、发展共促”等系列活动,实现“互联互动、共创共赢”工作目标。

创新成立党建联盟,是重庆高新区强化党建引领,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科学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推动党的建设纵深发展。

尤其是今年以来,重庆高新区聚焦科学城“项目建设年”,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推动“支部建功在项目、党旗飘扬在一线”。制定“双监督、双指导、双服务”党建主题活动实施方案,指派项目建设党建指导员20名,主动下沉到项目单位施工一线,指导成立临时党支部40个,指导组建党员先锋突击队156个,实现党建、业务“双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高新区还将学习教育与项目建设年“三比一争”百日攻坚行动结合起来,明确党建指导员职责,强化对项目单位“一对一”“多对一”服务,提供党建工作指导和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建设上比质量、比安全、比进度,争当先锋模范,掀起高新区工程建设领域比学赶超的热潮。

在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的同时,重庆高新区尤其注重加强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保障科学城建设,及时跟进监督科学城重大项目,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坚持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科学城建起来、干部不倒下去”。

同时,重庆高新区还制定出台了《关于服务保障营商环境的十条工作措施》等制度,紧扣抓走访调研、抓政商交往、抓作风整治等10个方面提出“十抓十促进”工作措施,并建立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双七”制度,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重庆高新区将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铸造党建红色引擎,进一步压实责任、聚焦重点、担当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迈出新步伐、见到新气象。”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王静 吴雪莹 图/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