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重庆故事 | 接续传承的开放之路
重庆广电-第1眼TV
4月21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渝召开。六位在重庆生活、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逐一上台,生动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司机吕嗣湘分享的故事名为《接续传承的开放之路》。
在座的嘉宾也许听说过中欧班列,它是连结中国与欧洲的国际铁路货运列车。中欧班列的开通,得益于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
重庆,正是这条通道的开创者。
可能你要问,为什么是重庆?因为重庆是一座内陆山城,不沿边不靠海,距出海口1800公里。货物要出口,走海运耗时长,走空运成本高。为了发展,重庆急需找到一条快速、经济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令我特别骄傲的是,驾驶中欧班列“第一棒”的火车司机,正是我师傅江彤。在这张照片里,站在习近平总书记身边的人就是我师傅。他曾感慨说:“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开了几十年火车,我还能开上跨境货运列车。”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江彤 图源:人民网
跨境货运列车,可是一项大工程!
中欧班列横跨多国,语言文字不同,铁轨宽度不同,托运方法和程序也不同。师傅就曾讲过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班列所经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40度。当时班列主要运的是笔记本电脑,但这些电子产品根本受不住那种低温,运过去都得坏。所以,班列最开始在冬天还要停运。
为此,重庆找到了全球顶尖的材料公司,并联合了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耗时一年多,研发出了蓄热恒温箱,彻底解决了电子产品无法在冬季运输的难题。
有了重庆的探路,国内多个城市相继跟进,中欧班列呈爆发式增长。现在,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开行了中欧班列,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听师傅讲的这些故事,我心里特别羡慕,盼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开上跨境货运列车。
▲吕嗣湘驾驶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从兴隆场出发 图源:新华社
2016年,重庆迎来开放的又一个契机,与广西、新加坡谋划了一条“铁路+海运”的南向运输路线,也就是后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2017年,我有幸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第一棒”司机。很快我们的班列迎来了更多的同伴,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都加入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共同开行班列近 20000列,辐射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这几年,我发现货物查验装车越来越快,出关手续越来越简单,最快几分钟就能通关;铁海联运5天就能到达东南亚。我拉的货物以前多是煤炭、钢材等原材料,现在是智能装备、医疗仪器、新能源汽车等。我的班列还给重庆市民带来了许多“洋货”,比如德国的汽车、阿根廷的牛肉、厄瓜多尔的白虾、泰国的榴莲和椰子。
我的班列带来的变化不止这些。我入行时,团结村站被农田包围,人烟稀少。现在,团结村站楼房林立,车水马龙,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内陆国际枢纽。每天,向西的中欧班列,向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向东的渝甬班列,向北的“渝满俄”班列,在团结村“四向通道”齐发。
如今,我也带起了徒弟,当年师傅给我的“接力棒”正在一代代传递下去。我们见证并参与了重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故事。今后,我要继续开好火车,在这条“幸福之路”上加速前行。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开信箱(本网站已支持IPv6,且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IE9以上、360极速模式等最新版本浏览器进行访问!)
主办单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1070012 ICP备案:渝ICP备19009808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2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