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重庆故事 | 民主村的幸福密码
重庆广电-第1眼TV
4月21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重庆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渝召开。六位在重庆生活、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逐一上台,生动讲述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伍成莉分享的故事名为《民主村的幸福密码》。
民主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38万平米,有近万居民,是重庆建设厂的家属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区的房子破败了,道路坑坑洼洼,曾经的泄洪渠成了臭水沟……
而今天的民主村,经过城市更新改造,成了重庆的“网红打卡地”。过去斑驳的红砖房挂上了艺术彩绘,老厂房变身“社区会客厅”,中心喷泉流淌着清泉与琴声。
▲民主村社区会客厅 图源:九龙坡发布
可能您要问:“老厂家属区”如何变为“幸福新家园”?打开民主村的幸福密码有三把“金钥匙”。
第一把钥匙:让居民做主
2021年,重庆纳入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民主村是体量最大、综合性最强的项目之一。如何改造,居民们各有想法,年轻人喊着“拆”,老居民要求“留”。
正如民主村得名于“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发起了“四方议事会”。社区大小事,社区党委牵头,居民、商户、物业、设计单位几方代表坐下来商量,有问题一起解决,大家说了算!
这是民主二村5栋前的一段梯坎。去年夏天,就在这里,十几位居民争相发言,有人说,“梯坎能不能多几阶?”还有人说,“出口方向得改,万一老人病了,救护车能少绕几步路!”
为了这十几步梯坎,社区工作者跑了11趟现场,设计师把方案改了又改。最终,梯坎的坡度和方向,完全按照居民的建议调整。我还记得一位居民老大爷摸着新台阶感慨:“这梯坎,是咱们自己‘设计’的啊!”
第二把钥匙:解民生难题
大家看到的这张照片,是民主村社区食堂,也是民主村人气最旺的地方。
民主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2400多人,三分之一是空巢老人,“做饭难”是老人普遍反映的问题,就像陈代蓉阿姨在议事会上说的:“每天为了一日三餐发愁,做一顿吃一天。菜凉了热、热了凉,吃得人心里发苦。”
这个难题得解决,还得尽快解决!食堂建在哪里?怎么保障价格可承受,饭菜又美味?我们选了中心广场旁边的便捷地段,又挨家找商户谈合作联办。
3个月后,社区食堂建成了!15元20个菜品自助选,腿脚不便的老人,社区党委安排了党员和志愿者送上门。如今,食堂的饭菜香飘出了社区,连上班族和游客都慕名而来,每天有1200多人来用餐,商家薄利多销越做越旺。
第三把钥匙:让记忆永驻
这张照片中的红砖房,是建厂时老工人们一砖一瓦亲手盖起来的。改造时,工人们最舍不得的,就是这红砖房。
我们给老墙穿了件“玻璃外套”,用钢结构托着旧砖瓦。走进屋里,当年的老照片还挂在墙面上,全是岁月的痕迹。当年工人们亲手种下的164棵黄葛树,也保留了下来。
留住记忆并非抗拒潮流。红砖房旁,开起了咖啡店;黄葛树下,设立了创意集市。老年人在这里找得到儿时的回忆,年轻人也来体验时尚与怀旧的交融。民主村成了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的幸福家园。
2024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在社区会客厅听民主村更新的故事,转进食堂后,他挨个看过热气腾腾的饭菜,询问老人们饭菜是否合口、价格是否实惠。被热情的居民簇拥在中央,总书记深情地说,“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总书记的话,我深深地记在心中。
在重庆,像民主村这样蝶变的老旧小区有9414个。“民生为大”,就是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精彩密码。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开信箱(本网站已支持IPv6,且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IE9以上、360极速模式等最新版本浏览器进行访问!)
主办单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1070012 ICP备案:渝ICP备19009808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25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