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碚城、大家之家”!今(3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以下简称“科学城北碚园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科学城北碚园区的最新建设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岱松 摄
徐永德 北碚区委副书记
邓美涛 北碚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成员
崔延强 西南大学副校长
寇韦弦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句话,看发布会重点
北碚园区将围绕“科创碚城、大家之家”的发展定位,高水平规划产城景深度融合、人境业和谐统一的现代化新城。
——徐永德
北碚区已经形成了涵盖材料、设计、制造、测试、集成以及应用的传感器产业链。
——邓美涛
西大科学中心+校地合作产业园既是科研的摇篮,更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
——崔延强
我们也要走出去,到大湾区,到深圳、香港去培育本地所需要的产业。
——寇韦弦
科学城北碚园区在哪里?
徐永德介绍有关情况 刘岱松 摄
位于缙云山和中梁山之间
占科学城总面积23.6%
徐永德介绍,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北碚园区位于缙云山和中梁山之间的槽谷地带,处在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连接点上,拥有“三区叠加”优势,正在构建“双高铁、双机场、五轨道、多快道”的便捷交通网络。
北碚区有8个街镇、283平方公里纳入其中、占西部(重庆)科学城总面积的23.6%,其中歇马街道全域58.6平方公里纳入重庆高新区拓展园。
北碚园区科创资源富集,科技实力雄厚。现在,北碚有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等全国重点高校、国家级科研院所4家,有国家大学科技园、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有高新技术企业58家、科技型企业894家、市级以上科研平台150家,科技孵化平台24万平方米。
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北碚园区形成了以汽摩、仪器仪表、智能制造、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现有规上工业企业7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限上批零企业51家,2020年实现产值145亿元。
科学城北碚园区怎么建?
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供图
定位“科创碚城、大家之家”
打造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扣“科学之城、创新高地”的总体定位,以高新区歇马拓展园建设为突破口,集中攻坚、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北碚园区开发建设。
徐永德表示,今年2月以来,北碚园区针对歇马片区58.6平方公里开展城市设计国际征集,面向未来科技、未来产业、未来生活,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出“科创碚城、大家之家”的发展定位,高水平规划产城景深度融合、人境业和谐统一的现代化新城。
6月30日,首开区一期20万方标准厂房和孵化楼建成投用,创下平均6天建成一层楼的“科学城速度”,且实现了安全质量零事故。
同时,园区抓住创建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的契机,引进了纵目科技、芯世物、智慧芯屏等优质企业和项目22个。还积极引导西南大学科学中心、四联集团总部基地、神驰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本地优质科创项目落户园区。
徐永德表示,面向未来,北碚园区将围绕“科创碚城、大家之家”的发展定位,大力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作孚精神,为全面发展“铸魂”;聚焦产业发展,汇聚科创资源为区域腾飞“赋能”;坚持以人为核心,突出绿色智慧,面向未来“筑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系统谋划、分布实施,倾力打造“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
答疑解惑
重庆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一期)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供图
如何定义“科创碚城、大家之家”?
徐永德介绍,“北碚”,在新华字典里“碚”就是指北碚,这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字。
“科创碚城”,与“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相对应,之于北碚,既体现其唯一性,也彰显了科学气质。
承担国家使命。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服务国家创新需要的务实举措。
赓续科学基因。1930年,著名爱国实业家、被誉为北碚之父的卢作孚先生,在北碚创建了我国第一所民办科学院——中国西部科学院。抗战时期,全国很多科研院所迁至北碚,三千名流汇聚于此。新中国成立后,袁隆平、侯光炯、向仲怀等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从北碚走出。
彰显自身优势。北碚生态环境优美,科创资源富集,科技实力雄厚,在打造创新生态、推进原始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全市领先。
“大家之家”,一语双关,这个“家”,既是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创业者等大师大家的理想家园,也是社会大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科创碚城、大家之家”这一定位,承接国家战略,赓续科学基因,契合总体定位,符合区情实际。
为何选择传感器产业
作为主导产业?
邓美涛回答记者提问 刘岱松 摄
邓美涛介绍,主要原因在于北碚传感器产业具有三大发展优势:
①智能传感器是基础产业。重庆一直非常重视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特别是2017年7月以来,大力实施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智造重镇、智慧名城”的建设,进一步拓宽了智能传感器的市场需求,现在我们的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电子、医疗电子已经成为智能传感器的典型应用领域。也为我们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奠定了基础。
②产业基础良好。北碚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智能装备、仪器仪表、材料、医药六大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和汽车摩托车已经占到工业产值的63%,北碚现在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仪器仪表生产基地,聚集了重庆川仪、四联集团、重庆材料研究院等多家从事传感器研发、设计、销售以及相关业务的企业,传感器的产值占到了全市的63%。特别是流量传感器在全球占有较大的份额。
③要素保障有力。北碚区从企业的成长、应用示范、研发创新、融资上市、人才引进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
重庆重点基础产业园、传感器产业园就在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北碚园区内,总的规划面积大概是1平方公里,现在10万平米的厂房、10万平米的孵化器已经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去年全球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创新峰会上,传感器产业园被评为中国十大传感器园区之一。另外还专门成立了渝深科技创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个基金大概40亿。资金上有了保障。
北碚还有全国单体校园最大的西南大学,还有中科院绿色智能研究院等院校科研院所近百家,区内也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及27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北碚的科研投入、科研力量以及人才的储备满足大力发展智能传感器的需求。
北碚园区与西南大学如何合作?
崔延强回答记者提问 刘岱松 摄
崔延强表示,西大科学中心+校地合作产业园既是科研的摇篮,更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器。重点在种质创制、未来农业、类脑芯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等产业方面展开合作,合力打造长江上游种质创制前沿研究中心;未来农业前沿研究中心;合成生物学与大健康前沿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与大数学前沿研究中心。
每个中心将布局建设一批研究院(所)、工程技术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项目拟总投资约50亿元。
西南大学科学中心 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供图
如何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
寇韦弦回答记者提问 刘岱松 摄
寇韦弦介绍,西部(重庆)科学城北碚园区是一片白纸上面作画,从去年9月份启动建设以来,现在初步呈现效果。
下一步将在体制机制和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要发挥好政府、市场、资本的作用,把管委会、园区开发建设公司、资本运营公司融为一体来推进园区的发展。
目前,园区的传感器产业基地、西大科学中心以及卢作孚民营经济产业园三个平台已建设起来,产业方向也非常明确,传感器+芯片,包括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
但是,从调查研究发现,这块的配套现在还是在长三角、珠三角,在粤港澳大湾区,我们要按照“进口替代,逐次转移”的方式,和大湾区、和广深联合起来,既采取基金的方式、产业引导的方式来培育自己的产业,也要借深创投这样的基金公司走出去,到大湾区,到深圳、香港去培育本地所需要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