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2025-00019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走马镇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3-18 | [ 发布日期 ] | 2025-03-18 |
[ 索引号 ] | /2025-00019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走马镇 |
[ 成文日期 ] | 2025-03-18 |
[ 发布日期 ] | 2025-03-18 |
2024年,走马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把法治政府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镇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的重点内容,定期在会议上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新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活动。二是多次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年度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100%;组织参加“重庆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不断提高干部法治素养和能力水平,推动全镇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三是结合我镇工作实际,今年先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等主题讲座,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等专题培训,组织全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纪党规,将学习党纪党规与学法紧密联系,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并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方面。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坚持发挥法治对转变政府职能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积极推动和规范数字政府治理,为人民群众参与政府治理提供法治化渠道。一是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一站式服务。根据“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政务服务要求,公示公开审批权限和办理流程。宣传推广“渝快办”,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开展“一窗式”多业务综合受理服务,组织便民服务中心、各村窗口人员参加政务服务培训,优化政务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搭建“专班+专员”服务模式,落实“企业吹哨、部门报到”要求,服务企业183人次,新增市场主体203家,新增科企5家、高企6家、专精特新企业4家。指导3家企业升规升限。开展“惠企政策送上门”活动,协助企业解决问题25个,落实企业信贷资金1200万元,争取补贴资金200余万元。做好重点人群关心服务,发放低保、特困、残疾、优抚等群体救助金、慰问金600余万元。通过“青创夜市”“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站”“春风行动”等服务平台,职业指导4001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9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0万元。全面推行“全渝通办、川渝通办”一体化服务,全年接待群众咨询20100次,帮办代办6488人,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二是强化政务公开、政事公开,主动将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规定的事项在渝快办(重庆市网上办事大厅)及时进行公开,同时对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内容进行了更新、完善、清理,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2024年,我镇受理的13件群众政务信息公开申请,无一件被申请行政复议及诉讼。我镇11个村(居)均设立了政务公开栏并及时更新公开。
(三)完善政府决策机制,自觉接受各方监督
一是完善重大事项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规定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重大事项,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针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资金使用等重要事项通过召开党委会、党政办公会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实行重大决策公开制度,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同时邀请法律顾问和专家咨询论证、审核把关。二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管理。严格落实《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全面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截至目前,我镇暂无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完善政府合同审查管理机制,法律顾问为镇村重大决策或重要事项提出法律意见,加强政府合同管理,对工程施工、政府采购等各类合同,进行法律把关,降低政府合同的违约风险。三是严格执行定期向党委请示报告、依法向人大报告的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和法律的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意见7件,办结率和满意率100%。四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行政机关出庭应诉、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本年度共发生行政诉讼案件17件,行政负责人出庭率达100%。上述案件经法院依法审理,目前有13件案件被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其余4件案件仍在审理中。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综合行政执法
稳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行数字集成办案系统应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按照“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工作制度和规定,开展执法证件新办换发注销工作,换发执法证件17个,收回并注销执法证件0件。同时持续加强行政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法治思想和政治思想、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全年组织执法人员参与市、区级培训60余场次,精心组织镇内行政执法培训24场次。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法办案,坚决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案件办理,依法执法,依程序执法,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法律和自由裁量权适用准确,全面保障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执法规范、决定严谨、结果透明。全面推行“执法+监督”数字应用,认领执法事项117个,完成日常巡查68次,线下办结执法案件387件,其中简易程序348件,普通程序39件。2024年,通过执法巡查、检查,我镇整改问题隐患1100余个,行政处罚41件,罚款13.61万元。持续巩固专业市场专项整治成果。有限空间安全整治工作获得管委会领导肯定并在全区进行推广。
(五)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坚持党建统领基层社会治理,迭代“141”基层智治体系,深化“网上走·马上办”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深化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实现上下联动、管理精细化,坚持依法治镇、严格依法行政,推动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我镇依托“141”基层智治体系,围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运用法治思维、通过法治手段,积极主动抓好平安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聚焦重点时段,拉网式排查重点人员和不稳定因素,有力保障全国两会、国庆等关键时间节点期间平安稳定。以法治宣传和依法行政为出发点,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组织各普法责任部门、村(居)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30余次,覆盖人数18000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等15000余件,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接访、下访群众5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192起,为120人追讨欠薪134万元,有效化解上邦涉土地流转费协调、垃圾二次转运站矛盾纠纷,被纳入市级平安稳定问题清单;处置徐工罐车车主集体维权案例被重庆市高院评为2024年度多元解纠优秀调解案例,获市委政法委工作简报刊发推广并上报中央政法委。
二、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把法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我镇由党委书记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聚焦法治领域关键环节,严格明确责任,并将履职情况纳入年度述职,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充分发挥镇党委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工作计划,与全镇其他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推进。三是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强化综合考评,督促各部门、单位等结合自身工作内容完善并落实办案责任制度和执法考评方法,严格执行“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执法责任制,使执法权限条规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程序公开化,加强部门之间联合执法,全面提高执法水平,合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三、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镇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一)法治建设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信息沟通还不够顺畅,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了法治建设工作的整体效果。
(二)法治建设工作落实不够全面
部分部门和村(社区)对法治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推进力度还不足,个别干部还存在主动性不足的问题,对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指标内容学习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落实上存在一定差距。
(三)行政执法效能有待提高
执法队伍建设仍需加强,软硬件设施有待完善,缺乏相应配套的执法制度,同时部分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理解不深、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行政执法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目标举措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优化作风,提升综合素质,建强干部队伍。
(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坚持依法治镇、严格依法行政,推动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序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行“执法+监督”数字集成办案系统应用。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在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政府效能建设
持续迭代“141”基层智治体系,突出数字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大力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治理,“以算力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努力推动中心城区三级治理中心一体化基本能力形成。坚持不懈治理“庸、懒、散、拖”问题,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开展“清单化、项目化”督查,对标对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清理、公开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加大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力度,让群众少跑路、好办事。
(四)坚持政务公开透明
主动接受镇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积极配合镇人大开展人大代表票决民生事项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健全财务预决算制度,加强项目绩效,强化审计监督,从严控制财政支出,切实把有限的财力使在“刀刃”上。深入推进政务及信息、办事流程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