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0700927688XM/2025-00625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高新区财政局 | [ 有效性 ] | |
[ 成文日期 ] | 2025-03-18 | [ 发布日期 ] | 2025-03-18 |
[ 索引号 ] | 1150010700927688XM/2025-00625 |
[ 发文字号 ] | 无 |
[ 主题分类 ] | 其他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高新区财政局 |
[ 成文日期 ] | 2025-03-18 |
[ 发布日期 ] | 2025-03-18 |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有效提升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和水平。
一、2024年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深化理论武装,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是中心组学习层面,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全年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7次,全面领会和深刻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促进提高执行力建设,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科学城抓落实”。二是干部教育层面,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方式,推动财政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全年组织参加或开展财政、国资、金融、法治等培训约20次、超500人次参训,机关干部参加法治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100%,财政法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三是行业宣传层面,牵头党工委管委会“进企业”宣讲,深入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宣讲约60次,助力形成行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热潮,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心、信心。
(二)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提升财政法治建设效能
一是进一步压实党组织主体责任、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和各科室(中心)分解责任,把落实党的领导贯穿于财政法治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等决策程序要求,全年召开局党组会12次,局办公会12次,把法治建设情况纳入班子及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述责述廉、年终述职等工作中,以考核促进责任落实。二是加强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将财政法治建设与财政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落实财政法治建设各项重点任务,深化财政政策研究,推动财政、国资、金融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加强普法宣传教育,配合数字赋能法治化建设,切实提升财政法治能力,做到依法理财、为民理财。
(三)聚焦服务保障,助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一是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贯彻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积极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覆盖,坚决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深入开展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查出8方面问题,提出3方面整改措施,建立完善4项制度办法,在2023年度重庆市区县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政府采购指标排名全市第一。二是锚定“三攻坚一盘活”目标,蹄疾步稳推进攻坚盘活。一体推进国企重组改革工作,加强改革政策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国企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完成政企分离改革任务,实现国有资产100%集中统一监管。超额完成资产盘活全年目标,盘活存量资产和回收资金均超额提前完成全年目标,资产入账率100%。三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用好西部创投中心和双城信用增进公司两大平台,提档升级重庆科技要素交易中心,投放全市首笔跨省绿色金融“双城贷”、首个民营企业数字资产质押贷款、“孵化服务+认股权”的认股选择权试点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绿色贷款150亿元,“获得信贷”指标全市第四。持续聚集创投要素,推动设立招商基金、天使基金,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参投7支子基金、总规模达100亿元,赋能川渝产业发展。
(四)有效预防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推进平安法治建设
一是聚焦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积极主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大财政基础信息、预决算、政府采购、惠民政策等信息公开力度,认真做好依申请公开,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严格依法办理群众来信来访,办理“民呼我为”、国家信访平台来件约200件,干部接访下访30余次,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加大沟通调节力度,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二是有效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完善《重庆高新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全链条系统治理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专项行动,对20个行业领域和10个镇街属地开展风险排查,形成台账、认真研判,做好风险预警。突出宣传引导,累计开展“五进”活动120余场,涉及群众逾13.5万人次。
(五)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全面加强财会监督力度
一是提升依法决策能力,落实法律顾问参与合法性审查制度机制,严格履行合同订立程序,全年开展法律咨询事项70余件次。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加大审查备案力度,动态开展清理工作,确保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二是扎实落实“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建设,开展代理记账行业违法违规专项整治,切实规范会计服务市场秩序。推进数字审计等平台应用贯通,积极落实高新区“法治·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的入驻使用,加快推进数字法治建设。三是以内控内审为依托,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为载体,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全面提升财政监督能力。推进2024年内部审计,完成全区96家单位内控评价,高质量做好财政业务现场检查工作,发现5大类11小类问题,并扎实开展审计整改“回头看”。
二、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财政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督促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一是从严履职尽责,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落实党中央、市委、党工委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和相关任务,并在民主生活会、书记述职、述责述廉、年终述职等工作中对法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各1次,同时,督促班子成员将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履职情况和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纳入个人自我批评、年度述职和半年一次的党风廉政工作报告中。二是带头学法用法,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履行推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首要内容,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全年带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共10余次,研究相关工作5次,带领全局党员干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做好依法决策,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会议末位发言、不搞“一言堂”,带头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等,牵头完善内控制度和行政权力运行流程,重大事项决策前、重要合同签订前、规范性文件出台前认真听取法律顾问意见,确保依法、科学决策。2024年财政局无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相关案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在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法治队伍力量相对薄弱。执法人员数量配备不足,缺少熟悉跨领域专业及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法治人员的配置未能充分满足形势任务的需求。二是法治能力建设有待提升。个别干部对财政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系统,仅仅依靠在线平台或讲座零星学、被动学、碎片化地学,对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提升工作质量的意识及能力还有不足。
四、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六届历次全会、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法治理论学习,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内容,确保学习教育形式不少于3种,确保集体学习研讨次数不低于全年学习总次数的2/3,全面落实党对财政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做好将法治建设工作同财政工作同部署、同研究、同安排、同落实,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认真履行财政职责。严格按照党中央、市委、党工委管委会的部署安排,紧扣全区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财政领域法治建设,深化财税、国资、金融改革,完成全年收入目标,全面完成6户企业整合优化,完成退融资平台5家,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重点领域保障,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工作与财政业务工作的相互融合,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三是加强法治宣传培训。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述法制度,创新宣教形式,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开展法律培训、政策解读,全年结合财政工作统筹法治相关学习不少于10次,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等多渠道,加强对财政法规政策文件的宣传解读,切实提升普法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