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镇街
繁體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机器人 注册
镇街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索引号 ] 1150010700927688XM/2025-0062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高新区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5-03-18 [ 发布日期 ] 2025-03-18
[ 索引号 ] 1150010700927688XM/2025-0062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高新区生态环境局
[ 成文日期 ] 2025-03-18
[ 发布日期 ] 2025-03-18

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打印
分享到

在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党工委管委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围绕推进美丽重庆建设目标,持续优化绿色营商环境,紧抓快干、唯实争先,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落实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印发实施《2024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信访工作条例等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8次,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法治建设二是开展全体干部职工学法。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举办专题读书班、警示教育等5次,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通过环保大讲堂、专题讲座等活动,集中进行法治思想、信访工作条例、环保法律法规、新质生产力学习,组织参加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开展法律专题培训1次、环保英才大讲堂9次。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参加法治理论知识考试、法院庭审线上旁听10人次,切实提高干部职工法治能力。三是开展主题宣传。结合国家宪法日、六五环境日、长江“十年禁渔”等时间节点,联合成都高新区连续4年共同举办六五环境日活动,举办土壤环境管理改革、“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调整成果等4场新闻发布会、环保微宣讲进社区等2场“发言人来了”活动,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2次,普及环保法律法规,激发和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二)依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2024年,梁滩河赖家桥考核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Ⅳ类,优于考核标准一个水质类别;莲花滩河吴家大桥断面水质达地表水V类,虎溪河水质明显改善。4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国控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同比增加11天,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9μg/m3。全力保障各类用地安全利用,分类开展31幅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推动耕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确保广大群众“住得安全、吃得放心”。

(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健全“环保综合查一次”联合检查机制,将各领域的多头查、重复查合并成一次查,提升协作效率和监管效能。优化调整“三线一单”成果,全市首个完成直管园全域规划环评编制,切实解决芯联、长安跨越等90个市区两级重点项目落地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来源问题。提升行政许可服务保障,全程护航三安半导体、奥松等133个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二是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持续深化“散乱污”整治,完成432家“散乱污”企业治理,其中整治完善384家,关停淘汰38家,规范入园1家。实施8家企业清洁生产,每年节电218万度、节水10万余吨、减少固危废11.9吨。推动电子电器(笔记本电脑)产品入选全国首批40个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三是服务大局助企增效。帮扶指导企业规范开展自行监测,为企业节省成本近500万元。指导华润微电子、达丰电脑等7家重点企业累计完成碳履约93.5万吨,节约履约金189.4万元。

(四)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整改。圆满完成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工作,实现督察期间无典型案例通报、无反馈个性问题。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构建1+7+10”专班专人、专岗专责工作机制,对督察组交办案件快办快处、边督边改、及时公开,未发生退件、通报等情况。截至目前,督察组交办高新区群众投诉110件,已办结105件,阶段性办结5件,整改率100%

(五)健全环境治理体系。一是土壤改革先行先试。创新出台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十条措施,全国首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完成31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节约时间70%以上、费用85%以上。改革工作被新华社、重庆新闻联播、中国环境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并在全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会议上作交流发言。二是数字环保提速赋能。全力推动业务流程再造和工作体系重塑,完成环保水利领域8大核心板块业务事项梳理。成功上线42KPI驾驶舱,实现跑道绩效目标100%覆盖。全线打通巴渝治水等5个市级应用,实现智能预案和应用实战效能显著提升。三是多元协同动能增强。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工作,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完成3条案件线索上报国家第五批线索库;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件。建立“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新格局。

(六)提升依法行政质效。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本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开展专题研究,经研究,2024年无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二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按照规范性文件管理要求,全力做好生态环境规范性文件审查及管理工作。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1件,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执行实施效果。三是提升依法决策能力。推进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根据要求落实法律顾问聘用工作,发挥法律顾问在依法行政、合同审查、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涉法事务等方面的作用。四是优化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发文必经流程,深入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将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营造公平市场环境。

(七)加大生态环境管控力度。一是加大生态环境领域执法监督力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违法线索移交协作机制,开展生态环境违法线索移交研判,联合综合执法局强化执法监管,移交违法线索129条。全面协调统筹生态环境领域随机抽查,完成253家企业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二是全面提升问题整治能力。开展全方位排查整治,发现各级各类环境问题500个并纳入“环保督察问题清单”闭环整改。全面推动突出问题整改见效,针对绕城高速交通噪声扰民问题,新建绕城高速西段(大学城段)城市道路声屏障约3.3公里,缓解沿线12个小区噪声影响。三是严防生态环境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区-镇街-企业”三级环境应急体系,入选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创新推广“企业环境应急一张图”在70余家企业应用,督促整治环境风险隐患,突发环境事件零发生。强化放射源安全管理,全区保持零辐射事故。

(八)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一是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2024年办理人大政协建议提案9件,进一步完善承诺事项落实、反馈机制,按要求答复承诺事项落实情况。二是完成巡察整改任务。高质高效完成党工委2024年第一轮巡察整改任务,巡察组反馈问题整改完成,整改措施和民生实事完成率均为100%。三是推进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和环境信用评价。公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督促企业及时、准确披露环境信息,完成2023年度披露企业44家,完成率100%,确定2024年披露企业35家。完成44家区级参评企业2023年度高新区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四是持续深化政务公开。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深化生态环境及水利领域信息公开。2024年发布环保水利各类信息299条,其中生态环境领域信息243条,水利领域信息56条。在渝快办上公布我局权力清单及公共服务事项39项,办结行政许可295件。

(九)依法高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持续完善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办理机制,抓好信访投诉办理实效,梳理调度重复投诉事项,开展信访矛盾专题研判47次,推动群众“急难愁盼”事项解决,2024年处理信访投诉163件。贯彻执行行政复议开庭审理、公开听证制度,2024年无行政复议案件发生。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局党组书记、局长作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职责,落实领导班子“述法”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我局年度工作计划,统筹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坚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带头抓好环保水利检查、问题线索移交等各项工作,重大问题随时研究解决。二是坚持依法决策。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所有重大决策事项,都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听证、专家论证、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基础上,经党组班子集体研究后作出决定。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三是带头学法用法。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章等有关内容列入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和党章规定等,将法治建设列入年终述职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普法。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2024年,我局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对标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有关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干部职工学法自觉性和深度上存在不足。部分干部职工局限于读法律、讲条例的基础层面,未能充分掌握和灵活运用各项生态环境法律法规配套制度、政策文件等,未能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迅速应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形、新问题。二是生态环境法治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尚待增强。当前法治宣传的媒介和形式较为单一,亟需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持续创新和丰富宣传手段,以进一步扩大法治宣传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三是部分企业生态环境法治意识薄弱。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导致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法治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举措

(一)强化法治工作保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学法用法制度,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度,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集体研究法治建设有关重大问题,压实工作责任,做到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

(二)增强法治宣传教育实效。精心组织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六五环境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宣传活动,加大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推动社会公众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意识。

(三)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加大对企业的法治宣传教育和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力度,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加强与综合执法局、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等部门的衔接联动,助力全面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文件下载:

原文下载:重庆高新区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