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争先奖推荐对象公示
根据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市科技局、市国资委《关于评选创新争先奖的通知》(渝人社发〔2025〕84号)要求,我单位按要求开展了评选推荐工作,经各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提出了拟推荐对象名单。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现将植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技术委员会主任王晓琳作为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拟推荐对象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2025年4月21日至4月25日。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公示期内以书面、电话、来访等形式向我单位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旷小淳
联系电话:023-68645713
通讯地址:重庆高新区高新大道6号管委会5号楼262办公室
附件: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拟推荐对象事迹简介
重庆高新区科学技术协会
2025年4月21日
附件
创新争先奖个人奖拟推荐对象事迹简介
王晓琳,女,汉族,1973年11月生,现任植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技术委员会主任。作为我国手性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的领军者,她以“科技报国”为使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壁垒,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重大需求与人民生命健康作出突出贡献。
一、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关键技术,驱动产业升级
(一)核心技术攻关,破解行业瓶颈
王晓琳同志聚焦制药领域“卡脖子”难题,带领团队攻克奥利司他原料药生产技术,首创基于超低温反应、定向催化与手性拆分相结合的工艺体系,彻底替代传统发酵法,解决产物纯度低、成本高等行业痛点,获中美欧等8件发明专利授权。该技术使植恩生物成为全球最大奥利司他原料药供应商,年产能超200吨,创汇超过12亿元,推动我国手性药物制造技术跻身国际前列。
(二)平台赋能创新,引领产业转型
王晓琳同志牵头构建“药物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以多手性中心化合物质量控制、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纯为核心的研发体系。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级课题4项,完成7项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盐酸罗匹尼罗等3个市级重大新产品,技术覆盖消化、神经、内分泌等10余类疾病治疗领域,带动区域医药产业集群发展。
(三)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行业竞争力
王晓琳同志联合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培养博士后、硕士生10余名,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生态。和四川大学联合申请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等殊荣,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技术升级路径。
二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守护生命质量,服务全球民生
(一)新药研发普惠大众
王晓琳同志主持开发奥利司他、甲磺司特等20余个新药,覆盖肥胖症、帕金森病、过敏性疾病等重大健康需求。奥利司他制剂国内销售超20亿粒,直接降低肥胖相关代谢疾病风险,惠及患者超千万;盐酸罗匹尼罗填补国产帕金森病用药空白,价格仅为进口药60%,大幅减轻患者负担。
(二)临床研究体系筑基
主导建成符合GCP规范的BE/I期临床研究中心,联合重庆肿瘤医院等机构,完成20余项I期临床、100项BE试验,助力10余个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打破原研药垄断,推动国产制剂出口欧美,提升我国临床试验国际话语权。
(三)技术普惠全球市场
王晓琳同志主导研发的奥利司他原料药获FDA、EDQM认证,出口欧美、亚太等40余国。技术输出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当地医药工业升级,彰显中国智造的国际影响力。
三、创新引领未来:人才与机制双轮驱动
王晓琳同志组建近百人的跨学科研发团队,形成“院士-博士后-工程师”梯队。建立“项目制+里程碑”考核机制激发团队活力,累计申报专利50件,成果转化率超70%。其领导的企业技术中心获评国家级,成为西南地区医药创新标杆。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公开信箱(本网站已支持IPv6,且建议使用chrome、firefox、IE9以上、360极速模式等最新版本浏览器进行访问!)
主办单位: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网站标识码:5001070012 ICP备案:渝ICP备19009808号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2594号